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审计之窗>审计论坛
关于规范财政奖补资金管理的思考
信息来源:监利市审计局 | 发布时间:2020-09-23

近年来,财政奖补资金在引导地域经济发展,扶持企业创建品牌,申报科研成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审计实践中发现,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要深刻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完善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建立财政奖补资金宏观管理机制。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机制,有的资金分散到各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有的经济实体用同一个项目反复在不同的部门申报,享受财政奖补资金,存在管理漏洞。

(二)未建立奖补资金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各管理部门对所辖的经济对象没有实行动态数据管理,资金分配方案没有科学依据、无执行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也没有项目动态监管制度。

(三)未建立阳光公开的社会监督机制。统计39个财政奖补资金项目,除涉密的5个项目外,其余34个项目,网络公示的仅2个公众知晓率低。

(四)违规分配财政奖补资金。审计发现,部分财政奖补方案不合理,资金分配随意性较大。如贷款贴息补助,存在贷款金额少的贴息金额反而大,如:A公司贷款金额950万元,财政奖补贴息50万元,B公司贷款金额1280万元,财政奖补贴息30万元等。还有一些明显不符合的经济体超范围获取奖补资金。

(五)部分项目未达到目标效益。如某县技术创新奖励补贴152万元,经核实26家奖补对象无税收,涉及奖补资金80万元。同时还有未正常运营的企业享受奖补资金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奖补资金宏观管理机制有待健全。财政奖补资金通过不同的部门、单位下达到基层,各部门单位按条条块块分配,部门固有利益不能突破,信息成为孤岛。

(二)奖补资金绩效理念有待增强。仍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思想,绩效管理仍未贯穿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全过程,财政奖补资金的事后监督力度不足。

(三)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财政奖补资金的分配管理单位存在工作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完全按照“谁审批、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

(四)财政奖补资金预算公开意识不强。各部门有的认识不高,没有公开公示、社会监督的意识,有的存在私念,暗箱操作,谋取私利。

三、几点建议

(一)科学分配资金,统筹分配机制 。制定公开、公正、竞争、竞优的体制、机制与制度、规范各级各部门的奖补资金分配决策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避免财政资金集中分配到少数经济体。建议由财政部门牵头建立奖补资金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奖补资金项目大数据,完善项目库准入机制、动态监测机制、择优分配机制。

(二)建立分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按“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建立财政奖补资金网络公告公示制度,让财政奖补资金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除涉及国家机密外,所有财政奖补资金在政府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要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做到事前有评估、编制有目标、运行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让“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观念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建立黑名单制度,惩戒失信经济体,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全额收缴资金,列入失信名单。

(四)严守财经法律法规,规范资金的使用。财政部门要完善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体制,杜绝财政奖补资金滞拨、缓拨,挤占、挪用的问题,避免财政既当会计、又当出纳;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加快项目进度,及时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效益。夏剑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