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审计机关围绕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工作的要求,从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规范运行、反腐倡廉、科学发展为目标,强化队伍建设,统筹力量资源,拓展方式内容,创新技术方法,稳步推进实现企业审计全覆盖,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监督,以高质量企业审计监督促进地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审计全面覆盖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研判“时”与“势”,坚持三年审一次、一次审计三年的总基调,科学谋划、系统制定企业审计项目计划,持续加强对企业审计监督,2019年起连续4年每年计划安排2至3家企业开展审计。并按照“跳出个体,有机结合,把握全局”的思路,将企业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实现对企业审计在时间跨度及企业层级的全面覆盖。
二是强化审计队伍能力建设。积极争取支持,及时引进企业审计人才,合理配置专业资源,壮大企业审计队伍。采取自学考证、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多种方式,完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锻炼审计实战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和理论研究水平。
三是强化审计力量资源统筹。聚力攻坚优化组织方式,充分调动审计资源。综合考虑人员特点、优势,打破内部机构界限组建高效复合型审计团队,做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审计力量。依法做好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促进了企业内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探索统筹内部审计力量、社会审计力量参与企业审计项目,有效增强审计合力。
四是强化审计方式内容转型。从宏观着手,采取“1+N”、融合式、嵌入式审计模式,以经责审计为主体,同步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等项目。将审计内容重点放在决策管理、执行控制、经营效益等方面,并将专项资金使用、自然资源保护等内容同步结合。同时,按审计对象类型特点分类施策,明确不同审计重点,针对经营困难的老国有企业,重点关注资产负债及损益真实性、完整性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针对国企融资平台公司,重点关注平台公司融资业务合规性、项目建设情况及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针对国有融资担保公司,重点关注财务状况、担保业务运行情况及政策落实情况。
五是强化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企业审计全过程,重视审前调查研究,精准设定目标思路,准确揭示问题本质,深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解决办法,并做好审计成果开发利用,大力提升审计质效。强化信息技术支撑,通过加强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协作,推广大数据审计模式,有效提升了审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改变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全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赵依林 易智)